創新源于實踐,高校實驗室是創新型人才培養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實踐場所,故在各地高校興起一股實驗室建設的浪潮,實驗室的數量不斷增加,功能不斷擴大。伴隨而來的是實驗室安全教育不夠深入全面,實驗室安全事故頻發,有些事故造成了嚴重的后果,因此使得人們越來越關注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問題。
一、高校實驗室災害事故的危害性及發生事故的原因
高校實驗室是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場所,也是教師從事科研的重要場所。與其它實驗 室不同的是,實驗室里的儀器設備多,易燃、易爆物多,有害劇毒物品多,人員進出也多,因此,一旦不慎發生火災或爆炸等災害事故,就會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甚至人員的嚴重傷亡。
高校實驗室災害事故的發生往往與火災直接有關,爆炸事故的導火線也是火災。大家知道,火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一種自然力。要生成火,必須具備三個條件:一是要有可燃物,二是要有助燃物,三是要有點火源。有一類火災事故是在人們意想不到時突然發生的,如自燃自爆、靜電、雷擊起火、強烈地震引起的火災。這些突發性火災事故是防不勝防的,一旦發生,只能采取有效的滅火措施。另一類火災是有征兆的,可以通過人們的監測、報警等手段,提高人們的消防意識,建立健全消防法規,嚴格執行消防規定,是可以預防和避免的,高校實驗室的火災事故就是屬于后一類。
二、實驗室操作人員的不安全行為產生的原因
通過對操作人員的不安全行為的分析發現,許多實驗室安全事故是由于操作人員與管理人員的不安全行為所造成的,這些事故給國家財產和個人人身安全造成了嚴重的損失,如何預防和減少實驗室操作人員的不安全行為成為我國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的關鍵點。要想減少和預防實驗室操作人員的不安全行為,就必須搞清楚不安全行為產生的原因。
不安全行為產生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習慣性原因、管理體系原因、安全文化原因,三者相互聯系。其中習慣性原因主要表現為實驗操作人員的不良安全知識、意識、習慣,它是實驗室安全事故產生的間接原因。安全管理體系存在缺陷是產生習慣性原因的導火索,主要表現為安全管理體系文件不完整,相關規章制度執行或監管過程等出現問題,它是引發高校實驗室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安全文化對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效果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它具體由安全制度的形成、安全法規、安全會議等32條安全文化要素及理念條目組成,高校師生倘若出現有對它不理解和不接受的現象,那么高校實驗室的安全管理體系就會出現問題,因此它在建設及推廣中產生了問題是高校實驗室安全事故的根源,同時也是不安全行為產生的根源。
三、實驗室安全事故解決對策
根據移動教學模式的理念,將高校實驗室安全教育這門必修課做成移動課件,這里就拿廣東力拓科技公司的實驗室教學系統來說,它將實驗室教學分為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階段來逐步開展移動教學,每個階段都精心設計,力求將學生的安全意識和高校的安全文化氛圍提升一個高度。
課前階段
教師將有關高校實驗室安全事故的課件或視頻上傳至網絡教學平臺,要求學生觀看完之后,在討論區討論造成事故的原因和避免事故發生的對策,并根據自己的想法補充與實驗室安全相關的資料,老師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和觀點進行針對性點評和指導,讓學生對實驗室安全的重要性產生感性認識。
教師在網絡教學平臺上建立實驗室安全考試題庫,要求學生在網上進行答題練習,以鞏固之前所學的實驗室安全知識,最終老師將從題庫中隨機選取題目對學生進行考核,合格者才具有進入實驗室進行實驗的資格。
課中階段
雖然能進入實驗室的學生都是考核合格者,但實驗過程中的一些特殊情況是不能被完全估計到的,這就要求實驗室管理人員時刻保持警惕和對學生的整個實驗全過程進行全面掌控。
首先,要求實驗室人員和專任老師在上課前,給學生詳細講解實驗的具體操作步驟及注意事項。
其次,構建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相互監督機制,要求老師仔細觀察并當場指正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出現的不安全行為,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用手機拍下來作為學習資料,學生之間同樣可以相互提醒和指正不安全行為。
最后,老師和學生及時將實驗中發現的問題反饋到教學平臺討論區上,供學生學習和借鑒。老師針對學生出現的共性問題進行集中講授或組織討論的方式進行答疑解惑,個別問題可以通過面對面的方式來完成。同時老師還要引導學生反思在知識、技能上的收獲,并開展自我評價,建構自我意識,以使學生取得較大的學習效益。
課后階段
在完成課中的成果展示和交流之后,要求學生根據自身的體會和收獲進一步進行總結和提煉,并將最終的成果以報告形式提交至學習平臺,以便有利于更大范圍的交流和傳播。教師一方面可以將其作為課程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另一方面也可以將其與自己收集的資料整合為安全教育課程的學習資源,通過不斷的積累和完善,將安全教育課程發展為一門大學必修的公共課程。同時還可以彌補高校實驗室管理體系中存在的不足,使師生都能很好地接受和領悟高校安全文化的內涵,達到切實提高高校實驗室安全教育水平的目的。
移動教學在高校實驗室安全教育中的應用
2018/9/18 15:31:20